top of page

     記憶,經驗,期望

    – 生命的動力,驅動我們有所行動

記憶,經驗,期望

生命的動力,驅動我們有所行動

    由於行動來自動機,動機來自利己,因此驅動人們採取行動的動機並不是事物或任務的本身,而是之前個人擁有的美好經驗所產生的記憶,勾起了人們想再次享受對自己好一些的期望,這種強烈的慾望造成了人們起而行的結果。總括而言,個人的經驗、記憶、及期望組成了自身驅動力產生的三項主要元素,而這三項驅動要素主要是以時間的先後順序,做為彼此間辨別的基礎。

    基本上,經驗是一種當下我們內在和外界互動所產生的感覺;在經過時間的洗禮後,經驗就變成了記憶;而根據記憶對未來產生一定的想法,就成了期望。由此可知,除了時間點的考量以外,這三項要素其實是互為因果、相互影響的。簡單來說,沒有記憶就不會有期望,沒有期望就不會想去經歷,而因經歷所產生的感覺若無標準可做優劣的比較,就無法產生感動。對於沒有感動的結果,想要在我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痕跡,是不容易的。

    令人深思的是,幾乎所有可回憶的都和個人應該做的”正經”事不太有關連。當我們追憶在工作上的點點滴滴時,最先閃入腦海的圖象幾乎都是和工作無直接相關的事,像是同事的聚會,褒揚自己成就的典禮或是慶生會,參加過的精采訓練及演講,或是對同事們的印象,等等。也就是說,我們會容易記下列三類的情景或是事物:1)在規律或可預見的生活中,任何突發或極端異常的狀況或行動;2)讓自己處於情緒起伏極大的情境;3)對自己的生命有重大意義的活動。

    雖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物可以儲存在記憶深處,並且隨時再回想起來,不過在經過反覆的檢視,並依時空轉換賦予而不同的解釋後,原來的記憶就有可能被主觀的想法影響而失真。這種現象會加強我們最得意的部份,並且抑制我們最不想提起的部份,使得整個回憶充滿了個人的偏好。更有趣的是,有時我們的回憶不是自己所經歷的,而是來自無中生有的想像,或是借用他人的描述。這種情形尤其在我們須要事實來証明自己的觀點,或是受人暗示與引導而做出論述時,特別的明顯。

    期望,是我們生命中趨動所有行動最主要的力量之一;我們因期望而活、而動。根據期望理論(Expectancy Theory)所做的描述,每個人的激勵力量端視其對該行為所能產生結果的期望而定。也就是說,若我們對結果的期望愈高,則激勵力量相對地就愈強,對最終結果和期望之間的差異就愈敏感。反過來說,若我們對結果的期望很低,則我們願意付出的力量也相對地少,自然對結果和期望之間的差異也不會太在意。

    除了期望本身外,時間在期望的力度上也存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面。它不但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放棄期望,也有可能在自我意志的主導下反而增強我們的期望,而其中的轉捩點則端視我們對期望抱著什麼態度而定。

    一般而言,存在的記憶通常會成為未來行動的參考基礎,同時藉由旁人或自我分享的機制產生特定的期望。因此,若我們沒有任何關聯的回憶或暗示(不論是自己的,還是別人的)當作基礎,相關的期望就不容易存在。因此,在記憶的主導下,我們面對多樣人生的註解就會是“人生中所有的活動,說穿了也不過是在做兩件事,體驗過程與製造回憶。若活動無產生經驗與回憶,那活動本身就沒有了任何存在的意義。”畢竟,對過去一片空白、沒有記憶的人而言,要對未來有任何期望或行動是沒有必要的。

    由於個人主觀的認知決定了期望的內容,因此是否對某些事情的期望設定恰當,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可言。對於那些想當然耳的事情,我們會有較高的期待,而對那些自認為不太可能的事情,我們的期望就會相對的較低。有鑑於此,如何了解並掌控每個人的期望,使其不致因過當而失控,會是許多人士念玆在玆的功課。

    有句古話形容個人的經驗頗為貼切,「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。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。」。當我們已經習慣一些行動或做法時,即使它們剛開始看起是如此的令人興奮或令人煩厭,我們經歷久了也就不再放在心上。這種感覺上的變化並不是來自於情況的不同,純粹只是自己對刺激麻木了,自然視其為理所當然。這也可以說明,為什麼商家讓客戶經常地滿意並不能保証客戶會持續上門消費,因為客戶習慣了滿意的作法,就會提高對未來的期望,而留在記憶中的滿意經驗就會因期望的提高而逐漸地減弱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