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憲生說法

分享變成激勵的陷阱?



「為什麼我按不按“讚”,跟我們之間的交情有關?」,友人指著網路社群最近發起的“如果你珍惜和我的交情,就請按個讚”活動,不解地表示,「難道對每一個人的每一篇分享都得表示讚同,才是關注對方?這壓力也太大了吧!」


由於分享自己的所知、所想給其他人,是証明自己活得有意義,又可建立起自尊以及和他人關係的有效方式之一,因此一旦分享的工具變得方便又唾手可得時,拚命地送出不同的訊息,以獲得他人的注意力,成了我們隨時都會做的事。只是,若發生了我們拼命地送出訊息,卻得不到對方回應的單向溝通時,我們的動機就受到影響了。


試想,當我們花了許多功夫在分享這項耗時耗力的活動中,卻無法獲得對方立即地正面認同,甚至還發生“已讀不回”,這種連個隻字片語都不願意給,讓我們完全無法得知對方感受,喪失了自我情緒主控權的情形,怎麼不令人抓狂?


其實,這也是許多人把收到訊息卻不做回應的“潛水艇”族群,視為諸多令人厭惡的社交行為之一的原因。


雖然,分享與互動是激勵我們的重要手段,而我們也必須從對方的回應中了解彼此的感受,才能讓溝通有效地進行下去,只是一昧地需要別人持續的認可、按“讚”,以保持自己做下去的想法,事實上,就和使用合法或非法興奮劑的意圖沒什麼兩樣了。


試想,過度地看重接收方的認可,不但讓自己完全沉迷在“沒有激勵,就沒有動力”的陷阱中,被對方給牢牢地掌控住,同時也會造成接收方的壓力,讓對方因我們的需求而得不斷地被迫做出回應。


其實,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的。因此,如何善用激勵的工具,並避免被其限制,將是我們要持續學習的課題之一。


識別下方二維碼,關注”憲生說法”

公眾號公眾號ID: TBOLFX



5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